
上午第一节课,张艳清校长聆听了王蕊老师执教的《金色的鱼钩》,第二节聆听了赵建宁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语文课《ang eng ing ong》。 两位老师课前精心备课,研读教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 语言生动有趣; 注重课堂评价语言的使用, 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 注意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两位老师就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自我反思,随即张艳清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指导。 同时指出,“ 双减” 背景下,一定要注重课件使用的时间; 在进行拼音教学时, 教师应积极地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在游戏体验中学习,在情景体验中记忆。 由于本课是拼音教学的最后一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拼音学习的总结,使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拼音的整体概念,夯实拼音基础, 为后续的识字学习奠定基础。
下午,张艳清校长继续走进三年级赵爽老师的课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是一篇没有结局的童话故事,赵老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开始进行大胆的猜想,一下子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文,在不断的猜测与揭示中逐步推进课堂教学。 这种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在读中总结,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道理。
张艳清校长对赵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首先对赵老师的这节课表示了充分地肯定,但为了精益求精也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因为本课是一篇需要预测、猜想的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示学生不要提前去看课文,要保留对课文的新鲜感,在教学中对于课件的设计也要灵活,一定要猜一环出一环,环环推进,才能让整节课更流畅,更精彩。
在新的征途中,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将继续携手同行,认真落实“ 双减” 政策,树立向课堂要质量的理念,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