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认为,一名教师最幸运的,莫过于是在刚刚入职的最初几年,能有一个或者几个人,在你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能伸出援手,给你释疑解惑,让你有机会、有能力拨开云雾,找准方向,踏歌而行。
而我,就是这样一位幸运的老师。
1. 成长旅途中的坐标
1989年8月,我大学毕业,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东洲中学任教。
我从小喜欢涂涂画画,但是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是我随意而安的结果。
大学期间乃至于毕业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始终梦想做一名画家,所以我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的练练书法、看看书。
日子波澜不惊,惬意自由。
大约一年之后的某天,校长张炳华踱着步来到我的办公室,一眼就在我的办公桌上,找到了他订阅的但经常“失踪”的报纸——我正在上面挥毫泼墨、畅意抒怀。
张校长看着厚厚一叠散发着油墨和书画墨混合香型的报纸,没有责怪我,而是问道:“你的书法练得不错,你的目标是什么?”
我瞬间愣住了,因为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理想、成长、方向、目标,于我而言,这是别人家的事。
“你的基本功很扎实,你可以更好。”这句话无疑是当头棒喝,让我幡然醒悟:人应该仰望点什么!
如果说决定教育基本品质的是教师,那么决定教师成长最基本朝向的那一定是校长。
“三岁定八十”,在刚步入教育岗位的头几年,是一名教师思考人生价值、规划专业成长方向、决定行动路径最重要时期。
所以,在我成为一名教师的最初几年,就有这样一位校长关注着我的成长,用信任鼓励我勇于担当,用项目鞭策我挑战自己,用目标激发我不断超越,这是何等的幸运。
这段场景和这场对话,很小、很短,但对我而言,很大、很长,时不时从我的记忆深处升腾出来,成为我成长旅途中永远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