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您免费提供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儿童阅读课程识字写字教学等相关信息发布和最新资讯,敬请关注!
全国服务热线:400-063-7288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中心 > 精彩文章

陆志平: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追求

日期:2022-05-07   阅读:913
陆志平: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追求

编者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与表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在统编本教材即将在全国投入使用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如何整合学习内容,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转移到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与提升这个大目标上来?


基于此,基础教育“新教学”项目组聚焦“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围绕“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期,江苏省教育学会陆志平论述了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追求,认为“语文大单元教学,努力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让生机勃勃的学生去学习血肉丰满的语文”。


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江跃、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学高红、江苏省常州市同济中学贾秋萍围绕“真实情境、真实任务、深度学习、三维目标融合”等方面,对七、八年级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大单元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有效探索。希望这些探索和实践能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课堂上的落地有所启发和借鉴。


微信图片_20220507165958.jpg


语文本来是血肉丰满的,知识点线性排列与单篇课文的肢解分析,使语文血肉淋漓,只剩下几根筋骨,没有了神气。学生本来是生机勃勃的,可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的学习,使他们沦为机器,缺少了生命的活力。


语文大单元教学,努力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让生机勃勃的学生去学习血肉丰满的语文。


01
图片

语文大单元教学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 也是精神生长的过程 


语文大单元教学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 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把诸多因素统一起来,使人文性不再是游离于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标签。


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由《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四篇事物说明文,以及“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口 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名著导读:《昆虫记》”等内容组成。通常的教学,往往是按照说明文的特点,围绕“明对象、抓特征、知方法、理顺序、品语言”,逐篇分析课文, 进行知识点训练、写作与口语交际训练。


大单元教学提炼了单元主题“探寻文明的印记”,围绕主题设计了 “走进人文博物馆”“走进自然博物馆”“探寻身边的文 明”三个任务,把作家的文字看成是他们探寻文明留下的印记,把学生探究作品中的文明印记与探究身边的文明作为学习的主线,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观察、体验、探究、表达中华文明、人类文明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说明文的认识、说明性表达的能力、对 人类文明的认识和感情、探索文明的精神等,都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整体提高,协调发展。


语文大单元教学通过大任务教学设计,努力整合整个单元的文本资源与语文知识资源,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多种学习方 式,改变单篇文本分段分层分析、单个知识点逐一 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 册第四单元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安排了三项学习内容: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正常的教学流程依然是先学习文本,再学习撰写演讲词,然后开展相关活动。如果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的演讲活动为主线,以“我的成长和理想”为演讲主题,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发挥单元学习内容的综合效应,学生始终具有演讲的现场感,就更能真切领会闻一多、顾拜旦、丁肇中、王选通过演讲所表 达的理想和观点,更能真切体会有声语言的力量, 也更能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成长的 故事,讲出自己的梦想。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也可以作类似处理,把教材设计中本来要求单元学习结 束才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之一“爱国诗词朗诵会”, 作为单元学习的主任务,把文本学习、知识学习整合起来,更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大单元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特点。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 素养,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是通过学生学习语言作品,在阅读、 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的。


这是一个熏陶感染的过程,涉及语言、思维、情感之间复杂的关系,其间的机理很难用简单的话语表述清楚。以往我们把语文素养的若干方面分解成若干个点,甚至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分解成若干个点,去讲解、说 教、训练,效果并不好。大单元教学则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促进诸元素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发展。上述几个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微信图片_20220507170007.jpg


02
图片

语文大单元教学追求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沉浸在真实的语文世界之中 


语文大单元教学引入真实的生活情境,消除了语言作品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隔膜。每一个正常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语言。语文是促进学生语言与心智发展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最为贴近。


有些作品的语言以及表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正是为了丰富学生 的语言生活,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也正是这些距离甚至隔膜产生了一定的学习难度,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然而,这些距离又必定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经验世界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激活这些联系,让学习发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特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择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 四季》《古代诗歌四首》几篇课文,安排了写作实践《热 爱生活,热爱写作》,组成了写景抒情单元。把这个单元安排在“九月,我的校园”这样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 生学习像作家一样去观察、体验、思考、表达自然美景, 可消除学生与作家作品的语言与文本表达内容的时间空间之间的隔膜,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经验。学生对自然和语言的感受能力提升了,对自然生活和祖国语言的热爱也油然而生。


语文大单元教学贴近真实的语文生活,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以致用。有些学习内容与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非常贴近,巧妙设计这些单元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也能促进学生成长。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 二章》几篇课文就是如此。


把单元主题提炼为“学习与 启蒙”,以学生“过去经历、现在也正在发生的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作为情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作家的学习生活打通了,学生得以沉浸在文本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作家作品。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对启蒙者的感恩之情。


语文大单元教学也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想象世界,让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经验世界产生关联。神话、科幻 之类的作品描绘的是人类的想象世界。这些世界不可能是学生经历过的世界,但又是学生向往的世界。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设计,用“勇探秘境”把学生与文本联结起来。作品的情境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产生了勾连,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对秘境的探究综合在一起,虚幻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似连非连。穿越在虚拟与现实之间, 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更加主动积极,也更加深入。 


03
图片

语文大单元教学追求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 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语文大单元教学以大任务引领学生深度学习,使听说读写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也是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素养提升的过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学习任务,摒弃了程式化文本分析的套路,改变了听说读写的分项训练,为学生主动积极探究、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与品质。


以往几篇写人的文本组成一个单元,尽管不同文本写的人不同,写作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但是教学的思路大致相同,总是分段分层、概括大意、分析人物形 象、品悟人物精神、归纳写作特点,一路分析过去,得出几句大同小异的知识性的结论,最后再写一篇写人的作文。一个单元四五篇文章学下来,索然无味。七年 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都是写人,如果 都是这样一次又一次重复运转,就更容易无味无趣。


从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第一单元,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等伟人,是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知识分子、民族英雄,与大型系列片《先生》表现的是一个群体。在“与 先生同行”的主题下,选择单元中的一个人物,设计制作《先生》电视片特辑,要求把学习单元中的文章与观看《先生·蔡元培》或《先生·陶行知》结合起来,研究怎样 通过典型事件、典型语言、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 


第三单元,写的是鲁迅笔下的阿长、杨绛笔下的老王、《台阶》中的父亲等几个平凡的人,这些人生活在社会底层,虽然卑微,但身上又闪烁着美好人性的光辉。用“小人物剧场”和“寄情平凡人”作为任务,让学生通过研究文本,发现小人物之小、小人物之不小,进而关注周围平凡人的命运,仔细观察如何表现平凡的人。第四单元,几篇文章中的人都是谦谦君子,都是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的化身。


因此,让学生讲君子故事,诵君子诗赋,议君子风度,学做君子。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 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过程充满思考与探索,充满个 性的领悟与创造。


大单元教学引进梳理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解放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梳理与探究”与“阅读与鉴赏”“表 达与交流”并列。这一学习方式,其实在初中和小学语文学习中也非常需要、非常适合。


尤其是大单元教学, 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单元整体教学的时间相对较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梳理与探究,同时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在一学期学习结束时,再集中安排梳理与探究,那么,单元学习的整体感会更强,更能激发和引领学生的探究与创造,有利于单元内容学习的巩固与结构化。


比如在一册语文书学习结束时,以“我的语文学习手记”为主题,设计“从语文 的世界路过”“梳理与拓展”“探究与发现”几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整理学习成果,梳理学习的语文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图谱,进一步挖掘学习资源,发现单元之间内容差异与关联,发现语文课本之外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 题。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是探究性的、创造 性的,也是个性化的、综合性的。

 

大单元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移动互联环境和技术,可以让学生主动获得和高效利用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个性和自主地安排学习的时间、完成任务的空间、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分享、智能评测成为常态。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时候,引导学生以“山川美景、古来共谈”为主题,结合学生游历山川的直接、间接生活经验,深入研读单元文本,根据《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黄鹤楼》等文本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领略万千气象,体 会一山一水一世界,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生动描述自然美景。形成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成果,发在网上并生成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分享,并且在网上及时互动、评价、修改,更好地实现了“从古人歌咏山水的优 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的单元教学目标。


学生的跨媒介阅读与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交流能力、协作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也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中不断提高。



来源:本站 | 日期:2022-05-07


上一篇:崔峦:依托教材编写特点,做好表达教学

下一篇:一位特级教师的成长领悟:人应该仰望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