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现场看,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之间缺乏一致性,教的与学的不一样,学的与评的不相同,造成教学效能的低下;更有甚者,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满堂问、满堂读、满堂悟、满堂练,以致少数优秀学生的课堂表现掩盖了全体学生的真实状态,学习困难日积月累,产生学习的无力感。有效的教学活动须对应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便教利学的实践形态,针对即时出现的教学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时间、调节内容进度及调控教学氛围,重设教学时空,实现教学活动的三个“度”:有效思维的长度、情感体验的深度及读写实践的效度。据此,在文本分类教学中不断改进与创造顺应学情需要的语文教学活动。
一
对应文类的学习地图
所谓学习地图,是指依据文本类型而设定的阅读路线,核心是选择与文类相应的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台湾地区郑圆铃老师在《有效阅读:阅读理解,如何学?如何教?》一书中详尽介绍了对应文类的学习地图。她认为现行教材最常见的文本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图表类文本、知识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对于语文学习者来说,阅读每一个文本都应该经历完整有效的阅读过程,包括检索与撷取、统整与解释、省思与评鉴三个阶段。而一个优秀的学习者,还需要在此历程中,掌握不同文类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基于阅读教学实践,她提出了五种通识性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1.找一找:找出重要、明确、特别的概念或讯息。
2.说出主要的:说出主要的概念、趋势、类别、目的、背景、人物、事件,并根据这些重要概念画出概念图,组织主要概念的关系。
3.为什么:利用解释因果或观点、关系,排列顺序、比较异同、全是词句、图文等形式,解释文本的表层讯息。
4.想一想:利用写作技巧、效果、目的或寓意,来分析文本讯息的深层涵义。
5.你认为:利用推论内容与形式,突出看法,并以文中证据或合理的解释来支持看法。也可以在说出某种看法后,只举文章中的例子加以证明。
在此基础上,郑圆铃老师细化了每一类文本的阅读步骤,如将图表类文本的阅读分成四步:
1.先看标题,再浏览全图或全表的横轴与纵轴,了解图表目的及主要重点。
2.注意图表特别的讯息,如最高、最低或特别的部分。
3.比较图表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进行解释或排列新顺序。
4.对图表内容,进行推论,并提出合理看法。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阅读不同文类的合理路径,归纳整理出具有普适性的学习地图。我们在小说教学中,研究分析了小说的教学价值:故事激发的阅读动力;人物精神的形象感召;叙述语言的表达技巧。进而设计了小说的阅读地图:
1.二度讲述,把握情节结构。
2.细读场景,体会细节意蕴。
3.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4.时代解读,领悟表现主题。
在小说《爱之链》的教学中,我们依据小说阅读地图,设计了三个互为关联的教学活动板块。
1.绘制情节发展曲线图:“乔伊帮老妇人换车胎;老妇人为女店主留钱;女店主安慰丈夫乔伊”。借此图示理清人物关系及事件因果,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再分段练习讲述就带有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与情感倾向,在细节上增添了更多个性化的创作元素。
2.品读人物语言:“乔伊和老妇人的对白、老妇人的书面独白、女店主的口头独白”。借此领会人物在语境中不同话语方式的内心情感变化。特别是课文中“老妇人对乔伊说:‘我该给你多少钱?’”的直接引用人物对话,原文中“老妇人问乔伊,她该给他多少钱?”的间接引用人物语言,两个比照,立现人物形象的反差:前者冷漠,后者温情善良。孰优孰劣,就有了评鉴依据。
3.细读三个场景:“乡村公路、路边小店、店内里屋”。借此体会场景描写与人物心境、情节转换与主题揭示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学习第一个场景描写的选景取物法,描述“里屋”的环境,烘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一主题。
这三个学习活动板块,从三个侧面对小说《爱之链》作了深度解读,看似指向小说的不同要素,但实质上都是小说阅读的基本路径,是小说的阅读地图。
二
达成目标的活动阶梯
常见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活动,基本上属于教学的流程记录。比如“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个教学活动,设计成:1.自由朗读,体会课文情感;2.指名朗读,点拨感情朗读方法;3.分角色读,加深人物情感的体会;4.齐读。乍一看,这个朗读练习活动内容丰富、步骤清晰,很有操作性。但这仅仅是一个朗读练习活动的“流程”,有朗读活动而无朗读教学的实质性内容。试问:感情从何而来?喜悦的感情如何朗读?语气语调有何变化?如有读不出感情的,有何具体方法?出现唱读如何矫正?这些才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点,没有这些活动要点的设计,就不可能达成朗读教学的目标。
要使“流程”设计变成“过程”阶梯,需要判定教学的起点与终点,并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找到几个教学的落点,即教学活动台阶。教学的起点就是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状态,教学的终点就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的教学目标,两者的落差就是教学活动设计的空间,也是学生学习的发展空间,可以设置若干个教学活动板块,呈现逐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这些台阶式的教学板块要遵循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渐进规律,设计连续性的学习步骤,具体展开教与学的过程,可操作可观测便教利学。以《庐山的云雾》为例,我们进行了阶梯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起点:1.学生具有阅读景物类记叙文的基本经验,能领会事物的特点“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但对于一连串贴切的比喻手法缺少自觉的关注。2.学生具有云雾的生活经验,但缺少云雾形态及变化的想象力。
终点:1.能归类积累词语、诵读重点语段;2.能理解并运用“准确与形象”的描述性语言。
根据起点与终点的“差距”,可以设置学生需要经历的三个学习台阶。
台阶一:归类,朗读并识记精美词语。
1.朗读并圈出文中描写云雾的词语。
2.将词语分类整理,体会云雾的特点。
特点: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姿态:笼罩、缠绕、弥漫、遮挡。
变化:随风飘荡、一泻千里、四蹄生风。
感觉: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流连忘返。
3.朗读识记。
台阶二:引读,发现描述的准确与比喻的形象。
1.引读:(师)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生)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2.填表,区分描述与比喻。
讨论:(1)“笼罩、缠绕、弥漫、遮挡”与“白色绒帽、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哪一组词语更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一说理由。
(2)删去“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这两个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还可以用哪些词语表达这样的意思?
(3)朗读并背诵。
台阶三:练写,体会语言的准确与形象。
1.用恰当的比喻将月亮的姿态写形象。月初,弯弯的月儿斜挂在天上;有时乌云从月儿前面飘过;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
2.观看一段自然景观的音像填写表格,然后描写景观的姿态和变化。
三
化知为能的读写支架
尽管我们殚精竭虑地为学生设计学习地图及阶梯式活动,但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常常显得不知所措。比如让学生就文本阅读的关键点作阅读批注,很多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要批什么要注什么,几乎一无所知,也无从凭借。于是就随意写点自己的阅读感想之类的文字,而没有从词句意蕴、情感体会、语言欣赏等视角作有针对性的评鉴,更缺少批判性的阅读思考,不敢提出自己的疑虑和观点。
对此,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提倡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有助于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可以把握的操作步骤,称之为学习支架。
比如对于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学到六年级,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很好地掌握,停留在肤浅的比喻认知层面,而未能转化为比喻创造能力。《军神》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说了这么一句话:“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一般老师都会这么教:“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把刘伯承比作钢板?这样比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四问”分别指向比喻句的辨识、本体、喻体及相似点、比喻的作用。仔细推敲,这样的教学“四问”指向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概念性知识的认知,而非关于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性规则。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会运用语言的人,而非语言学家,教学目标应定位在“运用语言”,而非“研究语言”。因此,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帮助他们化知为能。
支架一:还原本意。这个比喻什么意思?表明刘伯承具有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表达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和赞叹。
支架二:写作技巧。这个比喻一般用于什么样的人?适用于那些不屈不饶的抗日英雄;不怕威逼利诱的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人;不通人情的顽固分子(笑声);不苟言笑的古板人……
支架三:语词替换。假如你也想夸赞一下刘伯承,你还能把他比作什么?不用比喻还可以怎么夸赞?比喻例句:你是一块会说话的石头;你就是那根“定海神针”;其他句式:连这把手术刀都不如你硬;“痛”这个字从你的字典里抠掉了……
这里的三个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比喻句的本意、揣摩作者的意图、适用的对象、语境,以及比喻的创作和表达形式的转换。简而言之,支架式教学指向比喻的理解与运用,重在运用规则的学习和实践。实现了“化知为用”,真正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生长的是学生运用语言的机智。有了这样的言语机智,才会改变学生的言语生活。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并积极地改变着学生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才实现了和生活的高度融合,是顺应学习需要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