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课”中成全
--在统编语文教材名师教学暨首届“好课我来上”全国展示活动上的评课发言
老师们,下午好!
为了“好课”,我们来了;我们来了,见证了“好课”。此时,你也许感到腰酸背痛,也许感到一身疲惫,但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这一切值吗?我想,这值,是因为听到了好课;值,是因为见到了新朋;更重要的是,这值,是因为我们做的是我们钟爱的事情——小学语文教学。我们虽然容貌不同,性格各异,但我们都有一样的身份:小语人。深圳有一句暖心的广告语:来了就是深圳人;坪洲小学有一句暖心的口头禅:来了都是坪洲小学人。是的,我们都是小语人,都是深圳人,都是坪洲人,一句话:我们都是自己人。我们有着一样高贵的灵魂,否则,不可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不远百里千里来学习;我们有着一样动人的情怀,否则,不可能一天整整近八个小时,苦苦坚守在这里。一句话:我们都是当代中国教育界的好人、高人、有情人。唯有好人才能上出好课,唯有好人才能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演绎语文的传奇,铸造课堂的精品!
崔峦老师说:“我们要聚一群好人,做一件好事。”我想,我们这一次,就是聚一群好人,上一批好课,推出一批好老师。这一群好人在哪里,他们是谁呢?
他们是好学生。他们来自坪洲小学。学生的腰板是直的,声音是亮的,语言是多彩的,脸上是有光泽的。在学生优秀表现的背后,是学校开放式教育理念的滋养,深厚的文化元素的濡染和教师高品质语文教育的支持。我建议,我们用掌声向坪洲小学的师生们致敬!
他们是好老师。就是在座的听课老师。你们能够坚守两个整天,不易;每天听课状态如此之好,难得!会场上,我看到的不是交头接耳,不是窃窃私语,而是你们专注的表情和记录的姿态。我要说,你们这样的表情真美,这样的姿态真美!我建议,我们把掌声献给如此执着和美丽的自己!
他们是好评委。一天10节课,他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工作,挑战极限。我们同样要把掌声献给他们!
他们是好选手。他们是本次活动的主角,是一群青春靓丽,富有才情的参赛选手。他们背负着推进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促进儿童阅读的使命。他们全力以赴,华美绽放,他们为我们奉献了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份份味道鲜美的精神佳肴!可以想见,他们此前经历了几多思量,几多沉吟,几多试教,几多反复,几多艰辛,几多折磨。终于,他们站在了舞台的中央,成为镁光灯下最美的主角!其实,无论成败,只要站在这里,你们就已经赢了。你们就已经足以骄傲着对过去潇洒地说再见,对所有的人微笑着说:我是最棒的!我们一样把掌声献给他们!
当然,还有为本次活动提供服务的坪洲小学的同仁,以及东南教科院的同仁们,我觉得,此处也应该有掌声。
昨天,崔峦老师从政治的高度,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高度,阐释了开展小学语文“好课我来上”评选活动的深远意义。他说,“世界上一些国家千方百计地想扼制我国的发展。我们要发展,就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培养人才。人才哪里来?需要教育。教育的根基在小学,小学语文天生重要!语文学科是培养各方面人才的基础。”崔老师的话再次点燃了我们的爱国情和责任感。我们再次感到,小语不小!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每一次用心的付出都将影响到一个个生命的思想提升,品德涵养,能力发展,影响到国家与民族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参加“好课我来上”活动,不仅仅是来听课的,更是来接受这样灵魂的洗礼,提振发展语文教育事业的信心的!
一、总体印象:
本次活动在网上征集课例共2000多节,从中遴选出14位老师代表13个省及直辖市参加最后的决赛。可谓是百里挑一,不可多得!这些课的执教老师的表现让人惊艳,令人欣喜。他们的教学是上乘的!总体上看,他们都表现出非常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他们可以毫无愧色地登上全国的舞台,跻身全国一流小学语文教师的战队。这体现的是上课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彰显着其背后的团队,以及代表的省市全新的理念和专业的高度。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自今年九月份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全面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老师们有欣喜,也有困惑;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特别需要有一批真正体现统编教材编写理念,教学成效显著的课例给老师们以引领和借鉴。这次参赛的课例覆盖面很广,有低段的,有中段的,也有高段的;有识字课,古诗教学,现代诗教学,童话教学,神话教学,文言文教学,还有说明文教学。其中,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课有近一半。这些课例将对我们研究统编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破解统编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让人欣慰的是,这些课都较好地体现了两个意识:
1、人文意识
一花一世界,一文一天地。这天地,是语文的天地,文化的天地,亦是人文的天地。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科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学科。”将文本之中的情感与思想,审美与文化播撒在学生心田,慢慢孕育,潜滋暗长,是语文的特质,亦是语文的担当。语文是有血有肉的,是有滋有味的,是有情有义的。语文,绝不是薄情寡义的教条,绝不是枯燥乏味的训练,绝不是虚无缥缈的“鸡汤”。它的人文是鲜活的,真诚的,接地气的人文。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意识,把孩童带到每一篇文本所特有的人文风景面前,沉浸,玩味,叹赏,吟哦。在孩子们面前,文本已经不仅仅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亦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妙不可言的阅读之旅。
当然,课堂上最大的人文,是心中有儿童——关照每一个儿童当下的成长,关注每一个生命内心的渴求和律动。课堂上,参与的学生更多了,自主的空间更多了,孩子们与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深圳市自2016年就开始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他们提出:“城市为儿童而建”。我相信,本次执教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课堂为儿童而设,打造儿童友好型课堂,为生命的完满助力!
2、要素意识
老师们使用的都是统编教材,这些课目标不同,方法各异,但有一点却非常的一致:努力突显语文要素,落实语文要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不知教什么的问题。也因此,无数的语文老师使出了浑身的解术,却奔跑在错误的道路上。统编教材在这个问题的破解上显示了非凡的魄力,坚定的决心和科学的思想。编者提出了语文要素的概念,同时进行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建构。老师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努力在单元导语,课后习题和交流平台中明晰语文要素,并在教学中全面落实,实现了编者与教者的无缝对接。如今,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不是只顾教学的执行者,他应该是编者的知音,教材的知音,孩童的知音。不知要素为何物?不知要素在哪里?不知要素如何落地?那便不是知音,而是莽夫。一介莽夫,谈何教育?又遑论高效?
二、课堂教学面面观
(一)以学生为本
老师们的课,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是非常难得的!“以学生为本”是我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推动起来尤其之难的一个方面。我们常常顾此失彼。我们常常醉心于自己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那么,如何改变呢?
1、让学习多一些不确定
为什么语文学到最后让学生感觉到的常常是艰涩的、痛苦的、无用的,而不是迷人的、美好的、多情的呢?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把语文教的太确定了。我个人有一个不太成熟的看法,叫:当结果出现之日,就是学习“死亡”之时。孩子们思想的拔节、思维的生长,常常就是在向着不确定的目标行进的过程中,内心静悄悄的变化。
我们看到《蜜蜂》这节课上,老师一开始就用一个图片让学生去猜。看似不经意的环节,实际上吊足了孩子们学习这节课的胃口。他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们不知道最后呈现出来的答案和他所猜的结果是否一致。这个环节,我想是孩子们思维最活跃的时刻。如果说我们的教学多一些这样的环节,多一些这样的时刻,那么,学习语文的过程就会变成情趣盎然的,美好的体验过程。在《羿射九日》这一课,老师让学生去想象羿翻过九十九座山,可能会遇到什么?答案也是不确定的。语文它的迷人之处往往就在不确定中,我们去预测、去遥想、去勾勒、去表达!
2、让学习多一些参与性
这也是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关照。这种“参与”我觉得应该体现三个“全”。第一个是“全员参与”;第二个是“全情参与”;第三个是“全方位参与”。这里的“全方位”,更多的是指全感官的参与,多感官的参与。我们听过很多的课,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小手如林,小脸红红。我们似乎认为这就是好课。可能我们忽略了,在那一个个角落里还有很多沉寂的心灵。他们没有得到训练,他们没有得到提升,他们没有获得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所以,我们尤其需要更多一些全员参与的、实质性的提升训练。《我要的是葫芦》的执教老师在教“盯”这个生字时,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盯”着他的葫芦。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实现了多维的互动,深度的交流。这个情景,我现在仍是历历在目。当然,这样一种互动在每个年段的运用也有所不同。在第一学段,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身体上的互动,就是调动各种感官去参与。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方式放在中段合适吗?放在高段合适吗?我以为,中段重在情感的互动,高段重在思想的互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思想的高度,要有文化的储备,这样你才能居高临下地把学生引领到更高的层面。当然,无论怎样的互动都应基于语言,为了语言,在语言中。
(二)以教材为基
1、注重识字
这一次的课,低段的比较多。崔峦老师说:“第一段的教学重点要真正地重起来。”那么,第一段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想,最核心的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文,有基本的积累。识字是低段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在小学低段完美达成。这样才能在高段时在文化、在语文、在思维的世界里尽情挥洒。也唯有这样才可能让提前阅读,海量阅读成为可能。当然,识字也不是机械和固化的。
(1)渗透文化。识字教学也是培养文化自信的一个良好载体。可以让学生追根溯源,了解汉字背后的图画,它的历史根源。
(2)联系生活。要让学生感到,这样一些语言符号不是苍白的,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生活完美融合的。
(3)结合语境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中,老师创造性地用了一个方法:把文本的内容提取出来,形成一个线索,一个图景,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借助这样一个语境,随机地出现相关生字:藤、颗、蚜、谢......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发生不同的变化,包括葫芦的掉落和花的凋谢等等。这样,语境就有了动态变化。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环节中,那些生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通过这样一种操作,实现了轻松的、深度的、活化的理解。
在《端午粽》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创编了一个儿歌:“端午节,艳阳照,人人来把粽子包。鲜肉粽,红豆粽,家家户户清香飘。打鼓郎,中间坐,大鼓咚咚震大江。挂艾蒿,分香包,总是一派好气象。”这不仅是一个创造,同时也体现了识字教学的一个规律: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地复现。
(4)分类识字
在《后羿射日》这一课里,老师罗列了“奔腾、滋润、炎热、艰难”等一组词语。为什么让它们成为一个类别?它是有道理的。这些词中,前后两个字都是近义词,意思相近。随后再拓展到语文园地里类似结构的词,再拓展到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同类的词。这样就举一反三。这样的识字效率会更高一些。我们反对那种机械的集中识字,逐个识字的方式效率是不高的。
(5)活用教材
教材只是个例子,关键看我们怎么去编织,怎么去创生,怎么去利用?如何活用?首先,我们可以把书读活。比如说《动物儿歌》这一课的教学,老师就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去迁移、去运用。此时,识字已经水到渠成了。其次,可以把书读薄。老师把儿歌提炼成一个又一个关键词: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等等。这是对生字的又一次复现,同时也是对内容的提炼。第三,是把书读厚。还是《动物儿歌》这一课,让学生去练说:猴子在树上做什么?等等。
2、注重写字
(1)任务合理
不同的年段,写字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一学段,重在单个字的结体和用笔。中段,重在对于词的书写,重在分类、熟练的书写。到了高段,就要基于段,要考察学生书写的行款和速度。每个年段写字任务是不一样的,不可过轻也不可过重。总体上来看,可能是因为公开课的缘故,本次教学中,写字所分配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
(2)流程完整
写字指导的流程要完整。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的字,不是全覆盖,也没有必要全覆盖。我们要把最典型、最难写、最有指导价值的字确定下来。这些字我们在指导的时候就要走完全程,真正让学生字字入目,字字有提升。老师们的教学基本上是从读帖,也就是观察字形,再到授法,把这个字书写的最核心、最关键、最要妙的地方给它点到。第三个环节是示范,第四个环节是学生练习,第五个环节是展示。有的老师还做到在展示之后评价,评价之后二次提升修改。我以为,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全程性”的写字指导。
我们看到,有的老师的写字指导,或者流程不完整,或者在某个环节做的不到位。我觉得做得最完整的是《端午粽》这一课。老师真的把“真”这个字的书写指导到位了。在学生评价、老师点评之后,还有二次的修改和提升,这个时候才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时候,而我们常常忽略了。在写字上最舍得给时间的,就是《敕勒川》这一课,两个字的书写指导,花了很多时间,很难得!说明在这位老师心中,写字很重要!
(3)分类指导
逐字逐字地点拨,效率是很低的。一位老师把“炎”和“类”放在一起指导,让学生去观察,去比较,去发现他们在书写上共同的地方,这样做更专业,也更高效。
3、注重朗读
统编教材非常注重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特有,也是最常态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朗读如何去落实?如何去提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老师们做得很好。
(1)年段有别
在第一学段,老师们注重对于字、词和单句的朗读训练,尤其是那些特殊句子的朗读练习。比如说《祖先的摇篮》这一课。老师引导学生:“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雀蛋?”最后三个字不好读,字少,还要读出问话的语气。我们就应该在这样的难点上舍得花气力。在高段,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渗透朗读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2)指导到位
我们很多老师也注重朗读,但是往往是一读了之,或者说读了以后,孩子们还是在原有起点上。所以,指导不能泛化。你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就要能够见常人所未见,发常人所谓发。《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我很欣赏一个环节。老师让学生定格在这一句话上:“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三个“了”,应该读出怎样不同的语气呢?这样一些细微之处,必须要靠老师用心去体察,也需要老师对朗读,对语言有非凡的敏感。这需要训练。
4、注重积累
我们看到有几节课,老师不仅注重积累词,而且注重积累篇,当场就让学生会背诵。这是课后的要求,是必须要在课上完成的。这体现了我们对积累这一理念的认同,也体现了我们课堂教学基本目标的达成度很高。要在这上面舍得花时间。
5、注重迁移
我们学的是活的语文,我们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文本仅仅是举一反三的“一”,更重要的是后面的“三”。老师在《我们的祖先》这一课上,仿照课文的这种句式,让学生说祖先会做什么?《羿射九日》教学中,老师让学生也说一组连续性的动作:“我一放学回家就——”《端午粽》这一课,让学生去积累“又黏又甜”这种结构的词。我觉得这样的训练应该是常态的。
6、注重理解
我们虽然说要从文本分析走向语言的运用,但是必要的分析理解还是要落实的。老师注意到课后练习当中编者所提供的设计。现在要上好语文课,主要是把握住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然后充分地运用好课后的习题,我们基本的教学目标就能达成。比如说《自相矛盾》这一课,“誉之曰”的“誉”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去猜想。这个训练就在课后的习题中。
(三)以生长为要
这次比赛的课基本体现了“以生长为要”。很多时候,我们会沉浸在那些所谓的好课当中。那些课看起来很精彩。我们作为一个观课者,应该有一种理性的思维和客观的判断。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看孩子们的生长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升吗?有变化吗?孩子们学这节课和不学这节课有不同吗?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核心问题。怎么做到呢?
1、找准学习起点
要找准学习起点,知道学生在哪里,学生处在怎样一个层面,学生处于怎样一个状况。我们再给它施与相应的干预和训练。这就要做到,教学起点不能过低,要走出零起点。尤其是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当然,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学习起点。在这高低之间,考量的就是我们的专业水平。在《狐狸分奶酪》这一课,老师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她的想法很好,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把生字规置到不同的情节中。这样一举两得,既识了字,又梳理了文本,同时也训练了思维。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想法。但是,为什么在课堂上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呢?我以为,是它出现的时机不太恰当。如果说孩子们已经经历了比较充分的识字、读文、交流、感悟的过程,再来复现这些生字,同时归并到这样一个结构线索中就会容易得多。这样就能够实现我们刚才所预想的,达到相得益彰,一石数鸟的效果。教学出现的时机不对,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预判不够。
2、走向大语文
要实现课堂上孩子们的生长,就要走向大语文。
(1)大语文在生活中
“生活的外延有多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我们都知道这句话,但是在教学中可能就忽略了这句话。比如说《自相矛盾》这一课,我们看到,正因为把生活和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尽管是一篇文言文,孩子们依然能够有滋有味地学,恰到好处地说。在说生活中有哪些自相矛盾的现象时,孩子们的表达非常好,也是超出我想象。在孩子们说之前,我很担心他们没有可说的。没想到有孩子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KTV唱:父母你好辛苦!我爱你,妈妈!”这是自相矛盾的事。还有孩子说:“卖香烟却在烟盒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有的说:“保护树木的牌子钉在树上。”还有的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些自相矛盾的现象或者事件。我们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生活和文本打通。
我觉得,这样一个环节还可以往前再进一步,这样更有意义和价值。生活中,我们更多的自相矛盾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是发生在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地方——我们的内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主意在交锋,它们两个是不可同时并立的,只能取其一,这就叫自相矛盾。那么,如何化解这样的矛盾呢?这对孩子们,特别是高段的孩子,是进一步的丰富,对他未来的成长也是一种支撑。
(2)大语文在阅读中
我们这一次“好课我来上”活动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或者说一种倡议,就是希望老师们在课堂的建构中,有一个更为宏阔的语文课程的视野,能够在使用统编教材时,不失时机,源源不断,自然巧妙地引入更多的语文资源。
我们看到,在《蝙蝠和雷达》这一课,孩子们说了根据海豚的启示发明了潜水艇,根据猪的启示发明了防毒面具,根据海鸥的启示发明了滑翔机,根据狗的启示发明了电子鼻。这源于孩子们平时大量的积淀。我想,如果孩子们没有这样的储备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在课堂上嵌入一些?
(3)大语文在文化中
在《童年的水墨画》这一课里,我感觉特别华美的,特别让人回味无穷的,是水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那样一个场景。老师带领学生去写“墨”字,去解读“墨”字,同时用自己的书法作品让学生看到水墨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接着让学生去理解“渲染”。这一切都是由“墨”字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我们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它真是大语文。
3、一课真一得
其实,我们每位参赛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之前,基本上是先做加法,不断地丰富教学设计,不断地增加教学环节,不断地灌入教学语言。第二个阶段就要做减法,删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不切实际的东西。最后还要做加法。这个加法就要加在这一课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最能让学生有提升的地方。要让学生在这一点上有所得,上与不上这节课不一样。
(1)朗读有得
比如说《祖先的摇篮》这一课,有一个音变,就是在“篮”后面的“啊”,变成“na”。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大部分都不会。在这个点上就要去指导。
《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老师指导学生在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时,把“啊”读成“nga”。这个孩子们也不知道。我们就要让学生从此就知道。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要锁定那些孩子们未知的东西,不会的东西,反复地敲打。
(2)表达有得
比如说老师让学生聚焦在“掏”字上,说说文中是掏什么?还可以说掏什么?“掏峰窝,掏口袋......”老师在这个字上还是花了一些时间的。接着让学生知道,“掏”到底是怎样一个动作,和老师做的动作有什么区别?由此,我就想起统编教材里面很多类似的设计,比如说有一个“语文园地”,就让学生去梳理、去归类表示颜色的词,什么粉白、粉红等等。为什么要学生积累储备这样的词语?实际上是为日后的表达服务的。我发现孩子们的表达,包括我们成人的表达之所以不够上乘,不够有感染力,可能不是在大的框架和行文的线索上面,在布局谋篇上面,而是在遣词造句的精微之处,在于能不能够用最精准的词语去表达最微妙的意思。这个是需要训练的。
(3)概括有得
在《蜜蜂》这一课上,老师紧紧地锁定这样一个教学目标,这样一个语文要素,就是:抓住关键句概括课文内容。同时一以贯之,非常难得!为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关键句,老师又延伸到关键词。找到了关键词就拉出了关键句;找到了关键句,实际上就具有了概括一部分内容的支撑。这几个回环,老师做得非常的扎实和充分。
我觉得,老师在让学生概括第二部分内容,也就是由多个段落组成的大的段落的内容的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在这一点的训练中,要求高了一些。因为本单元几篇课文--《花钟》、《赵州桥》和《虾》,每一课在训练学生抓住关键句来概括课文内容的时候,都是基于一段话。所以,我们在落实语文要素的时候,既要有坚定的信念,把语文要素进行到底,同时也要恰当地确定他的教学难度。
(4)提问有得
提问训练一方面体现在《蝙蝠和雷达》这样以“提问”为语文要素的策略单元,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老师常态的教学当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真正像《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面提出来的,进行批判性阅读、反思性阅读。那是一种有深度的,高品质的阅读。提问的意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稀缺。我们用统编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样一个理念贯穿在每一课的教学当中,让学生真的在阅读的时候,心有所疑,顺疑而动,最后在解疑,再生新疑的过程当中,让提问形成习惯!
《蝙蝠和雷达》是以提问为策略的特殊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这一课传达给我们的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问出来很重要!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只要问出来就值得鼓励,值得嘉奖。老师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生活三个维度去提问,非常好。在这三者当中,老师是有所侧重的,那就是侧重于写法上的提问,我认为这也是恰当的。 我们更多的是通过阅读,不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个科学知识,去提取一个不知道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好,最终他也能够如其然。
第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也很重要。这样一个筛选的工作是在学生充分提问之后,必须要落实的一项工作。要舍得花时间,尤其是在提问策略单元,让学生在林林总总的问题中,去辨别,去提取最有价值的问题。问题的高下往往就是思维的高下,语言的高下和阅读能力的高下。长此以往,我们没有给学生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仅仅是走马观花地让学生一问了之。
第三,问出来重要,问下去更重要。今天孩子们表现非常好,基本上该问的问题,老师想让学生问的问题都问出来了。可见,坪洲小学的学生的素养非常高。但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素养,怎么办?我们就要给他追加。学生问过问题以后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要让他继续问下去,形成问题的链和提问的惯性。问题意识要落地,但是不能满足于提出并解决,而是要让这样的“惯性”一直持续下去。要让学生养成读书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这是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四年级上学期确定的目标,编者的意图是学会提问,下学期不仅学会提问,还要学会解决问题。无论是提问,还是解决问题,让学生发问成习惯,成为阅读时候的一种肌肉反应,是我们要做的一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防止明知故问,无中生有。有时,学生是给你面子,配合着问几个可有可无的问题,我们要有这种辨别力。
(5)背诵有得
我们可以看到,统编教材几乎隔几篇课文,就有一个背诵的任务。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我觉得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它的高度往往不是一本一本的书搭建起来的,也不是一篇一篇文章组合起来,而是由这一本一本书,一篇一篇文章里面最核心、最关键、最精华的那些语段构建起来的。这些语段如果没有深深地印入你的脑海,很可能你就是读了而已。我们要看到,一个用心去记忆,去储备的人,他的语文素养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只有下得了笨功夫,你才有好功夫,才有超一流的功夫。背诵的环节一定要落到实处。当然,这样一种背诵不是傻背,硬背,而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比如说《敕勒川》这一课里面,老师最后有一个唱一唱的环节,非常的美!为什么很多歌词我们记住了,我们没有有意识地记,就是在情境当中无意识地记忆。如果说这节课我们把这个环节再放大,让孩子们有滋有味地唱一唱,并且唱出节奏,映入就会更深,记忆就会更牢。《司马光》这一课,我说是“课已毕,文亦得。”孩子们把文言文记到脑海当中去了。当然,我们在背诵训练时,一定要面向全体。尽管我们今天看到课堂上孩子们似乎都会背了,但我总隐隐地担心,还有很多的孩子并不会。在齐背的时,一定会有很多的“南郭先生”,他不是真的会,他还没有达到。我们再给学生一点时间,一点空间。
三、几点建议
(一)教师素养层面
1、善借
在听《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的时候,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我们昨天这位上课的帅哥,我还看到了一个人,就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卢雷老师。他也上过《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他们这一课的设计很多地方很相像。参赛老师做的最好的一个方面,是他真的把卢老师教学的精髓读懂了,用好了,既得其形,又得其神!他把简笔画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然后次第地呈现一个又一个生字。我觉得能复制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我们借要借的合理,借的自然,借的有效,同时借中要有创,要积极地转化,变成自己教学的一个元素。他在借的过程当中还是有自己的东西的。
2、善思
作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善思。一节好的课应该是有趣、扎实和深刻的。这一次参赛的课,高段的少了一些,略略地感觉有一些小遗憾。高段的课对于老师文本解读能力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和考验!很多老师不敢碰,不愿碰,不去碰。现在,低段教学高段化现象有所缓解,但是高段教学低段化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我们没有和高段学生思维、语言、生活储备相对等的语文的训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不够深刻。在已知的地方反复说,反复练;在未知的地方就不说,就不练,是吧?语文学科有四个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面也写出来了,那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为了落实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我们老师就要成为一个善思的人,走到语言的深处,走到思维的深处,走到审美的深处,走到文化的深处,看到字面意,字中意,还要看到字外之意。
3、善读
第一,是要善于无声地读。无声地读就是默读,快速地读,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个读,我建议老师们借用古人的方法。朱熹先生提出阅读的六法:一是循序渐进;二是熟读精思,好书不厌百回读,每位老师家里的书桌上应该有那么几本案头书,反复去读;三是要虚心涵咏;四是要切己体察;五是要着紧用力;六是要居敬持志,把读书作为一种志向,作为每天常态的一项工作。
第二,是要善于有声的读,要提高你语言的表现力。同样一句话,有语感的人、有表现力的人,他说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明天在这个学校,有一个高规格的诵读培训,有50多位老师已经报名参加了,是我和柏老师做主讲。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天的时间,让老师们在诵读方面有一些脱胎换骨的变化,让老师们的语感、表现力能够有很好的提升。
4、善言
一个是要智慧地言。怎么智慧呢?比如说今天,我们看《童年的水墨画》的教学,陈老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学生读的铿锵有力,但是不适合这篇文本。老师就点拨他:“你很有男子汉气概,但你能读得柔和一点吗?”一语道破天机,这个孩子马上就读得柔和了。
二是要常态地言。语文老师要每天过点有文字的生活。每天或读一点或写一点。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上面有很多我写的文章。我每周至少要写一篇小散文,不是教学的文章,是散文。因为我有一种担心和恐惧,生怕一周都不下笔的话,我的语感就会消减。我个人以为: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想的,会想的不如会写的。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你成为一个忠实的作者。
5、善书
让人非常欣喜的是,本次参赛老师的书写水平都非常了得!你只有自己得到,才能把学生带到,最后让学生也得到。我想,要成为书法家需要天赋,但成为写字的高手只需要你有毅力就行了。要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就是4个字:心摹手追。你看着别人的好字,心里面在体悟,在模仿,然后用手去落地,去练习。
(二)教学优化层面
1、少一些强势,多一些弱势
有理不在声高,该激昂处激昂。如果整堂课都是那种激情昂扬的,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们是非常有压力的。高明的司机不是看车开的够不够快,而是看能不能恰到好处地慢。高明的老师不是看能不能说得响亮,而是看能不能说的温柔、贴切。
有思不在言多,该“贵言”时“贵言”。“悠兮,其贵言。”这是《老子》里面说的一段话。教学要以少胜多,以简驭繁。把话说短,说精彩,需要智慧;说长,只要时间就行了。
2、少一些主导,多一些自主
公开课都有一种通病,教有余而学不足,收有余而放不足,闹有余而静不足。我期望的课堂是多一些静静的运思,多一些轻声的试读,多一些自言自语,多一些亲自动笔。台湾有一位老师叫李玉贵。她说,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大陆很多听课老师耐不得课堂上的安静。其实,很多时候,安静也是有意义的。
比如说《题临安邸》这一课,老师问:“‘游人’到底该醉还不该醉?”孩子们静静地阅读拓展的文本,实际上是在发生激烈的内在情感和思想的交锋。由后面学生的表达就能看的出来这样一种交锋,这样思维的成长真实的发生了。有学生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金兵攻入杭州,第一个就会把你们这些权贵杀死。国家给你们薪水是让你们忠于职守,而不是让你们夜夜笙歌的!”“仅仅自保,是不可能长久的。几百年前的东晋,却能努力收复失地,你们就不想想是为什么吗?你们反而抱薪救火,去除锐气。唯有一死,竭尽全力,即使输了,也不会有遗憾!”由此可见,安静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3、少一些花样,多一些分量
对于一堂课,如果做一个课堂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表达更多的都是单句、单词的肤浅的表达,没有分量。这两年,我一直在倡导进行句群式表达的训练。我们通过一些支架,通过一些训练,让学生能够整段地说,滔滔不绝的说,富有逻辑地说,也就是句群式地说。孩子们表达出来的常常是两句和两句以上富有逻辑的、生动的语言材料。
4、少一些部分,多一些整体
统编教材的编写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是:单元一体化的设计。在这次呈现的课上,我感觉老师单元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充分。要把单元整组的文本的教学勾连起来,形成一种合力。
5、少一些课内,多一些课外
我希望语文教学要形成基于统编教材的“1+X”的完整的语文课程体系。一方面,我们可以“请进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在课堂上阅读,延伸。比如说《童年的水墨画》,老师让学生在课上读《小花朵的梦》、《月光》等等。“走出去”,就是课外阅读,比如说《带刺的朋友》一课,老师让学生课外阅读《智斗大黑狗》。这样做,都是有价值的。
6、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融合
崔峦老师说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成。他说:“要警惕阅读教学由内容分析走向语文要素的训练。不要把语文要素当做知识来教,要在读、思、议中领悟。迁移运用才有效。”也就是说,教学要达到融合的状态,中和的状态。《蝙蝠和雷达》是评委组一致认为的好课。这一课如果进一步的提升的话,就是在这样一个方面改进:训练语文要素,如何做的更艺术化,更加的无痕,更加的有趣,更加的自然,而不是从要素直接到要素,从训练直接到训练。
7、少一些孤立,多一些连续
一个语文要素的学习,不是马上画上一个句号,而是要贯穿始终,在得法之后,连续地运用。比如说“提问策略”,就应该在今后的文本学习当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常态地追问。
8、少一些复杂,多一些简单
我更希望我们的课是由一条主线和几个板块组成的整体设计。明天我们将听到薛法根老师的课,他肯定会体现他的组块教学的思想理念。在我看来,他的组块教学就是一种“简单的复杂”,而“简单的复杂”,我认为是教学的第一境界。其次是“复杂的复杂”,方法非常的繁复,最后的结果也不错,但是投入太大,性价比不高。第三等境界是“简单的简单”,教的简单,学生收获也很简单。最糟糕的是“复杂的简单”,老师教的很复杂,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最后一无所获。
我们看到《题临安邸》就是一个主问题:由“醉”字引发开来;《带刺的朋友》,就是去找到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童年的水墨画》就是让学生去想象最打动你的唯美的画面。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讲了。以上是我和老师们分享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谨供参考。
本次大赛已经悄然落幕。在咱们的赛场上,现在弥漫的已经不是硝烟,而是语文的味道;绕梁的不是音乐,而是动人的童声。我们说,要推出一批好课,不仅是指这14节精品课,也是指包括在座各位同仁在内的小语人在自己的课堂上精心打造的一节节好课。我们非常期待您的这些课能在下一届的大赛中脱颖而出,能在您的职业生涯中精彩绽放!第二届“好课我来上”课例征集活动已经开始。我想说:老师们,风里雨里,我们一直在这里等着您!等着您的好课,等着您在线上与我们相约而行,不见不散!老师们,再见!
吴福雷作于深圳市坪洲小学
2019年11月23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