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悦读
——听王玲湘老师《神笔马良》交流课心得
为了做好儿童阅读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儿童阅读教育,东南教科院联合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五届线下“儿童阅读课程种子教师高级研修班”,培养种子教师800余人。这些儿童阅读种子教师成为了各地推广儿童阅读的火种,成为了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广大学校和老师的需求,现推出“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线上研修班”。教师足不出户,利用课余时间,就可以享受到名师专家高质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本文是来自惠阳区凤凰山学校叶秀如老师的学习体会。
观摩了王玲湘老师执教的《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的交流课。“整本书阅读”是围绕整部作品展开的对整本书脉络的整体把握,是与作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引导儿童与童书为友,让美好的文字和故事润泽童心,用书香丰厚儿童生命的底色。王老师这节课分三个部分进行:
一、梳理故事,整体感知。
课始由学生讲述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然后交流讲故事的三个小窍门。巧妙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课中讲故事的环节做了铺垫。然后再以聊的形式过渡到“快乐读书吧”,到老师曾带领你们阅读了整本书《神笔马良》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在轻松而愉悦的聊天中揭示课题。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了故事,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下这个故事的作者。带领学生认读作者名字“洪汛涛”。通过观察发现三个字都是三点水旁的字。就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聊聊书名,聊聊作者,再过渡到聊聊整本书。
二、图文联系,体会情感。
王老师让学生抓住关键的句式读,抓住感兴趣的情节进行讲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文的情感也向文外延伸,抓住伸展点发挥想象,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借于桥梁书的特点,王老师从插图为切入点,告诉同学们自己曾在博物馆亲眼见到过书中的插图原稿,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十二幅插图,一起聊聊图中的故事。利用插图带领孩子们梳理整本书的故事情节。而且此环节的设计亦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先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按顺序摆一摆书中的插图,再展示一幅幅插图,来梳理故事脉络——“ 去借笔—勤练笔—得神笔—助穷人—斗财主—藏着画—斗皇帝”。学生多元的解读,逐渐让马良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不再是躺在纸面上的人物,而是有呼吸、有情感的立体的有血有肉人。
看图想故事说小标题,或许也是对学生归纳能力的一种锻炼吧。然后再辅助以阶梯线条,给人一种故事阶梯的感觉,让学生对整个故事的发展瞬间明晰起来。然后再用虚线将图分为三个版块,算不算是告诉学生,这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呢。课中老师虽然没有作这方面的强求,但对语感较强的孩子应该能感受得到整个故事中的这三个风水岭。在引领孩子们交流的同时,老师的语言主充满了激励性,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和自由。
三、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王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图中的故事。在这个环节,老师也是给足了时间,先让学生分组练习,然后再全班展示交流,结合前面的讲故事小窍门“图文对照”“放入故事”“加上想象”来讲图中的故事,并进行点评与小结。
训练了读,训练了讲,随后老师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播放一段《神笔马良》结尾的故事片断。将学生的学习推向另一个高潮。在视频欣赏的同时感受人物的形象,明白善恶是非。这还不是结尾,老师还带着学生唱《神笔马良》儿歌,从歌词中再次重温故事,感受人物性格,陶冶学生情操。唱着别人编的儿歌,孩子们也跃跃欲底想编自己的创作的《神笔马良》儿歌。就这样,由一个故事到一本书,王老师带着孩子们越聊越有趣,趣讲越有味。最后,在一系列"马良”人物形象图片中结课。
这是一本伴随着几代人成长起来的经典故事,纵观王老师的整个课堂就像上台阶一样,能看到学生成长的痕迹,亦能听到阅读拔节的声音。更让我们领悟到该如何去上好一堂课外阅读交流课。